English

国 魂

■情感弦音
2000-03-23 来源:光明日报 邵默夏 我有话说

前年十一月到了日本,在看了一些地方之后,就想到去凭吊聂耳。

可是,我只知道聂耳是在日本海溺水而已,但,在日本那个海,却不知道。很是后悔出国前没有想到这一点。如今身处异邦,没有别的办法,只能用心去探问。

那一天从镰仓到江之岛去。这一带是日本有名的海滨浴场,十二月水寒,已经见不到游泳的人了。江之岛上有座长桥直通海岸,桥头立有石碑。我忽然联想到,在聂耳殉难处立有石碑,何不去看看呢?于是匆匆从大桥上奔去。果然在桥头找到了石碑,但是关于这座桥的。桥畔有日本工人作业,前去询问,此处可另有碑碣?可有纪念中国音乐家聂耳的石碑?日本工人微笑着摇头。

再过几天,我到伊豆半岛去观光。这次旅行,沿着相横湾北部,中纪箱根山麓,过真鹤、走汤河原,热海,路相当长。这是日本美丽的风景线。早在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中见到过有关描写。今日目睹此地景物真有似曾相识之感。车窗外,右边是起伏变幻,多彩多姿的山岭,左边是一碧如洗的大海。大海边是一个又一个相连的海水浴场。这次外出前,我已经知道聂耳殉难地叫鹄沼海,就在这条线路上。上车后我就坐近窗口,时时注意着窗外。有志者事竟成,在回来的路上,鹄沼海真的被我望出来了。于是紧忙下车,按照路标指向,从黑松和瑞香筑成的防风林豁口过去,直奔鹄沼海。

初冬天气,寒风萧瑟,夕阳残照,大海翻滚,我心里凄冷异常。面前就是我寻找的鹄沼海,就是这片大海吞食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曲作者聂耳。

我们在海滩上寻找纪念物。总会有碑碣类纪念物标志着一个历史人物在此罹难吧。举目回望,海滩上空无一人,岸边空无一物。天已经黑下来,女儿催促上车,改日再找。

回程路上,我们谈起了聂耳。

伊豆之行三天后,女儿回来说,鹄沼海确有聂耳纪念碑。她是从一个中国留学生那里打听到的。那个留学生答应找个休息日陪着我们去。

但是,我已经订妥回国飞机票,可惜不能等到那个时候了。女儿安慰我们放心回去,找聂耳殉难地的事由她接着办。

过了一个月,是去年三月了,女儿果然找到聂耳殉难地。她把自己的印象详细地写信告诉我们,还把碑石拍了照片一并寄来。

到了去年五月,女儿同女婿一起去祭奠聂耳,这次录了相,并很快寄回国,使我们远在祖国跟他们一起凭吊先烈。

通过录相我看着日本鹄沼海的景象,听着女儿的即景介绍,跟着孩子脚步往前走。先见鹄沼海桥,桥下是人行道,道边立着柱式聂耳纪念碑。然后,进入一个小广场,入口处一侧镶嵌着郭沫若手书“聂耳终焉之地”的刻石,落款时间是1964年7月17日。另一侧是日本作家秋田雨雀撰文的刻石。再里边,小广场正中是一座石砌屏幕,上有聂耳头像和名字。记载着中国音乐家聂耳在1935年7月17日在此殉难。

碑的南面就是海岸,海水正缓缓流动着。女儿这次去遇上雨。摆放在聂耳像前的鲜花也沾了泪雨。对面江之岛在雨雾中,如剪影一样模糊。鸟鸦在雨中翻飞鸣叫,这是日本特有的景色。

现在,我看着聂耳纪念碑,看着日本鹄沼海,心里很不平静。

聂耳在日本鹄沼海殉难已经六十多年了。自然聂耳不会知道,有一家中国同胞前来凭吊他。然而,我们与聂耳的心是相通的,都热切期望自己祖国富强。

而我在日本的孩子,以前不知道聂耳殉难地。现在知道了,他们虔诚地对先他们而来日本的先辈凭吊,追思。

而作为一个中国人,不管走到世界什么地方,都不会忘记养育自己的祖国,都会牢记聂耳在《国歌》中宣示的民族危机感,振兴祖国的紧迫感。

《国歌》是中华民族振奋之魂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